接受灾难的洗礼涅槃重生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05-12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■本报记者 张以瑾

  重走灾区,相较于一年前,内心的沉重感少了。这并非时间流逝的必然结果,而是确有许多见闻能让人振奋,给人以希望。

  希望是什么?就是一种积极昂扬的生命态势,无论是灾区的面貌,还是灾区同胞的神情,都能让我们看到这一点。

  灾难过去了。有些事情就该让它过去,否则伤痛不会平复。

  每对话一位灾区校长,笔者都会事先说明:我们不是来揭伤疤的,而是想知道灾区的校长们如何走过这一年,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重建教育

  这一年,一定有太多的事情难忘而值得回味。经历就是财富,对于教育教育者来说,尤其如此。

  在龙门山,在都江堰,在崇州……我们看到一座座浴火重生的学校,一个个忙碌而自信的校长。无论做法如何,无论表述如何,灾区校长们其实都在做同样一件事情:从灾难中汲取教育发展的资源和力量。

  面对灾难,人们似乎更容易释放人性的光芒,似乎更容易感受到其他生命的温存。在个人,这是一个涤荡心灵、净化灵魂的过程;在社会,则是一次全民教育

  然而,以灾难来提升生命境界,代价未免太高,方式也太惨烈。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持久而平和的方式,来接续灾难中的人性光芒。这恰恰是教育教育者的责任。

  如果说以前我们没有这样做,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回到教育的本真,或者是因为我们被某些东西遮蔽了眼睛,扰乱了思路。

  忘却伤痛,无可厚非,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灾难时刻,每一个感人的人物、每一个感人的故事乃至每一个感人的瞬间。那些大爱、大勇、大智,会让我们由衷地感叹生命的美好。对于教育来说,这是难得的资源和扩容机会。

  在成都市“千名校长大练兵”活动中,许多灾区校长提出“灾后德育”的概念。这个提法的意义在于,灾区的校长们已经意识到“5·12”大地震的客观价值,并在各自的管理实践中加以开掘。

  校长是影响一个学校的人,他们的觉醒,会让更多的眼睛次第明亮起来。

  灾难之后,学校成为最受关注、最容易感受到爱的地方。但是,以什么样的方式理解关爱,接受关爱,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每一个生命都享有同等的尊严,在关爱与被关爱之间并不存在高贵与低贱的区分。灾区学生需要关爱,但是生命的尊严比钱物更重要。只有校长,才是他们有力的守护神。

  彭州龙门山学校是举世瞩目的英雄学校,面对社会各界的援助,校长周世树通过细节管理来推动感恩教育,让学生们懂得自己每一个行为的改变、每一次学习的进步都是对社会的回报。“聚沙成塔,积善成德”,在“可以做到的感恩教育”中,每一个孩子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回报社会。

  崇州街子九年制学校校长魏虹认为,感恩不能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。有人要给学校捐赠,但条件是学校要拉横幅,组织学生夹道欢迎。魏校长说捐赠可以,但不能让学生出来欢迎。她更愿意让学生在内心记住这份恩情,让感恩成为一口自然流淌的心灵之泉。

  可以肯定,感恩有更多更好的方式,比拉横幅和夹道欢迎更能发挥关爱的效果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感恩也不限于受捐者对捐助者,它更是一种“点对面”的社会行为。唯有如此,关爱才能超越施舍的层面,才能产生持久的、如水波扩散般的社会效益。

  经历灾难的洗礼,灾区教育的步伐更加沉稳、旗帜更加鲜亮。我们看到,灾后教育重建不是原貌再现,而是一次涅槃式的重生。我们更愿意相信,由灾难带来的教育资源,将化为所有教育者珍视的财富。这是我们提升教育品质的一次契机。